DB3205∕T 1117-2024 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苏州市)

ID

0BCC82C068E54A84B8E80065B710BA58

文件大小(MB)

0.46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080.01,CCS A 12,2024-06-03 发布2024-06-10 实施,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205,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home-based,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苏州市地方标准,DB3205/T 1117—2024,DB3205/T 1117—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数字化要求.1,4.1 技术要求1,4.2 性能要求2,4.3 设施设备2,5 应用体系2,5.1 体系架构2,5.2 基础设施层.2,5.3 数据层 2,5.4 应用层 3,5.5 展现层 4,5.6 用户层 4,6 应用功能4,6.1 话务功能4,6.2 显示功能4,6.3 远程监管功能 4,6.4 定位功能4,6.5 统计功能4,6.6 权限管理功能 5,6.7 拓展功能5,7 应用场景5,7.1 服务提供5,7.2 服务保障5,7.3 行政监管6,8 安全与运维管理6,DB3205/T 1117—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苏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居家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苏州市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苏州毕惠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苏州市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昆山市民政局、乐惠,居(苏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苏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元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嘉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华伟、黄启雷、叶海萍、刘瑞玲、马贝贝、刘俊秋、路忠、周志英、杨静、朱波、,陈海燕、倪佳斌、陈华、谢莹、陈岚、刘正、蔡子希、张文倩、史辰飞、郭芳、周梦婷、吴婕、赵亮,DB3205/T 1117—2024,1,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数字化要求、应用体系、应用功能、应用场景和安全,与运维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9353 养老机构基本规范,GB/T 3662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 38645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指南,SB/T 10944—2012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DB32/T 4685 虚拟养老院运营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2935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居家养老服务机构old-age home service institutions,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企业(以下简称服务机构),[来源:SB/T 10944—2012,3.5,有修改],3.2,居家养老服务对象service users of home-based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符合政府援助、补助政策或有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以下简称“服务对象”),3.3,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digital technology in home-based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通过对服务对象数据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研判,以数字形式表示(或表现)服务、组织、管理,活动的数据处理过程,将人、物及对应的活动转化为数字码,并由数字化平台处理与保存,实现服务机,构智慧化运作和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4 数字化要求,4.1 技术要求,DB3205/T 1117—2024,2,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a) 数字化:应将服务的全过程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码信息并进行处理与保存;,b) 网络化:应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移动应用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互连互通,确保所有信,息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和共享互动;,c) 可视化:应具备信息感知、服务过程感知,通过三维仿真技术展示过程,统计技术数据;,d) 系统化:应具备以运营管理为代表的、覆盖服务各环节的软硬件系统;,e) 集成化:信息系统宜实现内部集成,4.2 性能要求,居家养老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a) 安全性:确保系统稳定、有效的运行,确保各类信息在传输、存储、调用等各环节的数据安全;,b) 响应性:页面打开时间在1 秒~3 秒;数据查询时间在3 秒~5 秒;报表生成时间在5 秒~7,秒;,c) 即时性:应保持数据当前最新,并对更新后产生的历史数据进行备份等有效管理;,d) 友好性:界面统一、布局合理、简洁明快、字体适宜,提供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方便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提示信息和帮助菜单;,e) 开放性:应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保证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网络条件、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发展,4.3 设施设备,4.3.1 应配备支持数字化居家养老服务运营与管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4.3.2 ……

……